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中心 > 林家讲堂

下载中心

Download Center

树木文化——道德情感

来源:林草新闻 时间:2020-09-11 09:14:41 阅读882 次

爱树爱己爱后代  爱护环境做表率

       在古代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对于百姓砍伐树木,不是直接加以干涉,而是委曲晓导百姓,脾其知非时滥伐,足已伤其私德。故《礼.祭义》“树木以时伐焉,断一树,不以其时,非孝也。” 因“不孝”,在古代被列为“十恶不赦”的“十恶”之列,百姓则不会因此伤“私德”而轻易破坏山林,进而确保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折柳送挚友 枝枝总关情

       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历来就有“折柳送友”传统。“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另一层的意思是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赋予了更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同时也把朋友间深厚的情感、友谊表达的淋漓尽致。

古树留胜迹  思情代代传

       凡是从山西迁徙到全国各地的人,一提起 “问我祖先来何处?”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山西洪洞大槐树”。可见树木与家国情怀、与乡愁是多么的浓厚啊!

       据史料记载,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 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采纳重臣提出的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为了避免迁徙走的人偷偷跑回来,当时规定,成建制迁走的村,不允许到迁徙地后再用原来的村名。但为了鼓励搬迁,先搬迁的可以用山西的一个县名命名村名(如现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山西省的长子县的县名);同时一家几个儿子迁徙后不能在一个村,也不能姓一个姓。久而久之,一代又一代过去了,人们也就忘记了原来从山西何地迁走的了。但大家都记住了祖辈说过的当时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实为广济寺)有棵巨大的槐树(据说此槐栽植于汉朝,现广济寺内的槐树是汉槐死后重新栽植的),具体那个寺叫啥也都忘了。因为槐树哪村都有,所以后代再问祖先在哪,就只能都说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了。

       在民间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房前种上大槐树,不忘洪洞众先祖;村村槐树连成片,证明同根又同源。

       北京大兴《长子营史》记载: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这些都佐证了以上史料的真实性。


做人要有铮铮骨 做树就为“松竹梅”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方知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它道出了真正高尚的品格,要经过一系列严酷的考验才能被识别出的道理。松,高直挺拔、苍翠遒劲、生命力顽强,给人以阳刚坚毅之感,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松,已然成了高贵、坚贞、长生的代名词,它作为“岁寒三友”—松、竹、梅中的一员,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品格也被历代文人墨客拟人化比喻一个人的奋勇顽强与坚持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甘作忠臣不二主,誓死不当亡国奴

       人们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那是在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持汉节到匈奴,解救被扣压的汉朝使者。但匈奴单于不但没有释放人质,反而又扣押了苏武并想让苏武为他所用。虽然用尽酷刑,苏武也未屈服。单于没办法,最后被单于流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放羊并说等公羊下小羊羔再放回中原,还对汉武帝谎称苏武已死。苏武整整在匈奴滞留了19年,吃尽了人间疾苦。出使时苏武刚刚40岁,而回到汉朝时,已年近花甲,头发、胡子全都白了。在他回到长安时,他也没忘了拿着那支已经掉光了毛的汉节,让人无不感动,都交口称赞他是真正的大丈夫!为了表示对苏武的崇敬,现在的蒙古部分地区,还有把一颗枯树当作他们的图腾以示崇拜苏武之意。

分享到
4168338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