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推广动态 > 行业动态

推广动态

Promotion dynamics

云南多措并举呵护自然生态环境,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3-15 11:21:18 阅读722 次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交汇区域,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和我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拥有中国63%的高等植物、60%的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守护好生物多样性宝库,呵护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


久久为功

保护成效不断显现

云南以全国4.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省各大生物类群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已知高等植物19333种,占我国的50.1%;脊椎动物2242种,占我国的51.4%,其中鸟类945种、哺乳类312种。亚洲象、绿孔雀等500多种脊椎动物,为云南特有或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
    

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全球途经我国的3条候鸟迁徙路线中,就有2条经过云南,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因此,云南也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观鸟圣地”,绿孔雀、犀鸟、红嘴鸥、黑颈鹤等均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明星鸟类。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林草系统携手各相关部门着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革新,实现了保护工作从单部门作战向多部门联动转变、野生动物栖息地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修复转变、种群巡护从以人防为主到人防技防相结合转变、珍稀濒危物种从收容救护到繁育放归转变、疫源疫病监测从被动开展向主动预警转变、肇事处理从单一补偿与防补并举转变等6大“转变”。通过探索全民共保共享、公众公益参与、跨境跨省保护的新路径,逐渐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模式”,有效保护了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成效不断显现。
    

截至目前,全省鸟类、灵长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均有增加和扩大,亚洲象、滇金丝猴、黑颈鹤等珍稀和旗舰物种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观测到鸟类新记录、新分布。在滇池流域观测到了弯嘴滨鹬、小滨鹬,在红河湿地记录到了珍稀鸟种彩鹮的群体活动和国内最大数量的钳嘴鹳群体,重新发现了在国内消失50多年的秃鹳。今年2月,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持续发力
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一决定”,全力抓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深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传,为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通过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建,已实现对90%典型生态系统和85%重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着眼“十四五”

▶ 我省将持续加大物种保护力度,共筑人与自然“和谐美”。


▶ 通过实施绿孔雀、林麝等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强化绿孔雀栖息地恢复改造和监测,开展穿山甲、滇金丝猴、长臂猿、菲氏叶猴、印度野牛等旗舰动物重要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


▶ 优化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布局,完善救护救助制度,提升设施设备水平。


▶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缓解“人象冲突”。


▶ 通过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布局,扩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抓好疫源疫病监测人才培养和储备,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普查,强化重点区域防控。


▶ 不断加大对破坏生物多样性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对走私、贩运、破坏生物资源等违法活动进行专项整治。


▶ 多举措发力,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坚决守护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


分享到
4168338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