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培训 > 技术手册

技术培训

Technical training

贵州林业技术|特色林业产业②:慈竹

来源:林草科技推广 时间:2022-08-31 08:53:46 阅读894 次

第二节 慈竹

慈竹又名甜慈竹、酒米慈竹、钓鱼竹,竿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向外弯曲或幼时下垂如钓丝状,竿壁薄,节间圆筒形,径3~6㎝,表面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笋期6~9月或12~翌年3月,出笋盛期多为8~9月。花期多在7~9月,可持续数月,慈竹为速生高产的丛生竹,发笋量高,节间长,抗拉力强,易加工,用途广泛,是重要的篾用竹种和浆用竹种。我省除红水河沿岸和高寒地区外,均有栽培,多见于农家房前屋后、城市庭园景观中。主产区为黔北地区。 

一、适生环境

宜选择海拔1200m以下、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温≥4℃、年降水量800㎜、发笋期相对湿度70%、光照较充足、水源较好的平坝、缓坡、低山、丘陵、河流两岸及四旁地段,土层厚度40㎝、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pH 5~7.5的砂壤土和壤质土。

二、种植技术

(一)育苗  

冬季深翻整地,作高床,撒施代森锌粉剂或生石灰消毒,每亩施入腐熟厩肥、堆肥2000㎏,或沤熟饼肥500㎏,并施用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0㎏。慈竹育苗的繁殖材料主要为母竹和小母竹。慈竹母竹1~2年生、无病虫害、节芽饱满、无破损,保留竹节3~4个,采用埋秆育苗的母竹保留8~12个竹节。慈竹小母竹径1~4㎝,秆长40~60㎝,秆上带2~4个竹节,竹苗秆基左右两侧各具2个以上饱满笋芽。

2月下旬~4月上旬无性繁殖育苗,株行距0.3~0.5m×0.3~0.5m,可采用斜栽或埋杆方式栽植。常除草,除草松土时可培土壅蔸。6月底~7月初可施入O.3%~O.5%的尿素1次,7~9月上旬施肥2~3次,施尿素25~50g/穴或复合肥100~300g/穴,9月下旬起停施速效肥,可施适量钾肥和过磷酸钙。注意灌溉排水。起苗前1~2天需灌溉,将苗圃母竹全部翻起,用利凿或快刀切断小母蔸基与蔸丛连接点,分解成单蔸小母竹,竹秆用利刀斜削,切口呈马耳状,保留2~4个竹节、长度40~60㎝左右。采用原丛留竹育苗的,将苗蔸部土壤挖开,用特制刀具分株,留原竹丛1~3株立竹,可覆土踩实继续育苗。

(二)造林

穴状整地,清除种植穴1m范围内树蔸灌草,不得烧山,原有乔木尽量保留。栽植穴长、宽、深约为80×50×40㎝,坡度大于15°或窄台地,栽植穴规格50×40×30㎝,沿等高线品字型配置。每穴可施入有机肥5~10㎏或复合肥0.25kg,与表土混匀回填。造林密度常为4×4m,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类可为5×5m4×6m。母竹、小母竹栽植方法与育苗母竹的栽植方法相同。移竹造林,直接将从母竹分离的带秆竹蔸(12新或11新的母竹,竹秆长度1~1.5m)放入栽植穴内,竹秆直立,栽紧压实后,围一水圈,浇足定根水并覆盖。为了提高成活率宜将保留的竹秆从上向下打通1~2竹节,在竹筒里灌满清水。

三、栽后管理

(一)幼林管护

严禁放牧,造林后郁闭前可间种矮秆作物,以耕代抚,坡度大于25°时不宜套种。郁闭前,每年应于5~6月、8~9月除草松土,近竹蔸浅耕,远竹蔸深耕。造林当年施肥,可参考育苗施肥方法。造林2年生以上的幼林,沟施、穴施或撒施后盖土,秋冬季节可施迟效有机肥(如厩肥、堆肥、垃圾肥、塘泥等),夏季可施速效化肥,春季可搭配速效肥与缓效肥施用。一般每亩年施肥量为尿素4~20㎏,复合肥15~50㎏,饼肥20~50㎏,农家肥、厩肥1000~2000㎏,可分2次施入。佐以间伐抚育,注意灌溉排涝。

(二)成林管护

包括护笋养竹、劈山、垦复、除蔸、施肥、灌溉等。慈竹出笋盛期成竹质量较好,尽量留养,割取竹笋时,需保留竹笋的秆基。每年劈山1~2次,适时除去细弱竹笋,杂草劈尽,春、夏季节严禁挖掘老竹蔸。夏秋季浅削,冬季深翻,挖掘后回填土,不留穴,夏秋季垦复时需佐以施肥。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每年可施厩肥、堆肥、垃圾肥、绿肥、嫩草肥等1500~2500㎏,或饼肥200~300㎏;施用化肥应以氮、磷、钾肥为主,可按5:3:25:2:1混合使用,可沟施、撒施或用水稀释后,浇灌竹笋或幼竹。在孕笋期及笋期若有旱情发生时应适当灌溉。

(三)低产林改造

主要包括密度调整、年龄调整、竹林垦复、合理施肥、及时灌溉等。密度过小的护笋养竹,过大的砍伐老竹。停止采伐嫩竹和2年生竹,只砍伐细弱竹和病虫竹。除立竹稀少地段保留部分3年生竹外,其余老竹皆伐。按照上述成林管护方法进行垦复和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建拦水坝,形成水池或水塘,可引水及时灌溉,在发笋前1个月至发笋结束这一段时间尤为重要。

四、常见病虫害

慈竹主要有笋腐病、黄脊竹蝗、长足大竹象、竹蚜等病虫害,防治方法见《特色林业产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表》,危害症状如下:

(一)笋腐病

主要危害新发嫩竹笋,出现退笋现象,病部凹陷变暗褐色,皮层软腐,整个嫩笋变成黑褐色,保湿后长出白色菌丝,有臭味。

(二)黄脊竹蝗

成虫和若虫咬食竹叶,竹叶被啃成不规则的缺刻,重者竹叶被吃光,一片枯黄,如同火烧,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

(三)长足大竹象

成虫取食和产卵均用喙状头钻蛀竹笋造成虫孔,在成竹后,秆上密布虫孔、凹陷,节间缩短、竹材僵硬;初孵幼虫可取食产卵孔以下部位25~35厘米的笋肉,幼虫蛀道中充满虫粪,笋梢发黄干枯,轻者成竹断梢,重者被害竹笋不能生长而死亡。

(四)竹蚜  

以若蚜、成蚜群聚在当年出笋后已拔节的嫩竹竹梢、竹秆上吸食汁液,终身不离去,长年不减,其分泌的蜜露易导致竹叶上感染煤污病。      

五、采收

竹材采伐常在冬季或春季竹子换叶时进行,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以择伐为主,采伐成熟老竹,清理病虫竹、风倒竹和雪压竹。采伐年龄3~4年生竹,保留1~3年生竹,留养比例控制为40:30:30。每亩保留300~350株,郁闭度以0.7~0.75为宜。采伐时从秆基部砍断或锯掉,伐桩尽量靠近地面,伐桩高度不高于10㎝。


分享到
4168338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