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动态
Promotion dynamics
特色经济林基地⑪保山市余柑子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保山市余柑子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基地概况
基地建设地点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丛岗村石板田村民小组,始建于2013年1月,距离六库—曼海桥二级公路5千米,二级公路与基地有砂石路面道路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基地面积520亩,有余甘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圃20亩,海拔1100—1250米,土地属性为林地。基地按照现代化果园标准进行建设,具有单位面积投入大、建设标准高、全部梯台地、管道灌溉、整形修剪一致等特点。
基地示范良种和主要技术
(一)品种
1.“高黎贡山”余甘子:云南省审定良种。主要特性为:中型乔木,落叶树种,栽培条件较好时表现为常绿,属晚实类型,早熟品种。长势较好,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落叶,2月中旬萌芽,花期2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果实第1次膨大期,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果实第2次膨大期,果实成熟期10月至11月,果实留树鲜期12月至翌年2月。蒴果呈核果状,偏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5.65克、横径3.16厘米、纵径2.71厘米、果形指数0.88;果实可食率84.1%,果肉含Vc含量470毫克/100克,总糖5.07%,总酸2.28%,硒0.002毫克/千克,锌0.770毫克/千克。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
2.“保山2号”余甘子:云南省审定良种。主要特征为:树体矮小,主干明显,生长势中庸;抗蛀干害虫能力强。极早实、丰产、稳产,嫁接当年即可结果。连续结果能力强;坐果率高,以结果枝中下部结果为主,每果枝结果1—17个、平均2.5个。平均单果重16.38克、横径3.19厘米、纵径2.52厘米、果形指数0.79;果皮光滑、少无斑点、青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总糖5.46%,总酸6.06%,Vc含量470毫克/100克,水分80.2%,粗纤维2.7%。果皮光滑、少斑点、青绿色,粘核。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
3.“亮脆”余甘子:植物新品种。主要特性为:中型乔木、落叶树种,栽培条件较好时表现为常绿。属早实类型,晚熟品种。主干明显,幼树期生长旺盛,一年生枝条直立性极强,随树龄增大结果量增加而树姿逐渐开张;坐果率高,以结果枝中下部结果为主,每果枝结果1—13个、平均2.7个。平均单果重17.43克、横径3.20厘米、纵径2.69厘米、果形指数0.84;果皮光滑透亮、无斑点,果沟浅或无,果肉质地酥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5%,总糖6.8%,总酸8.71%,Vc含量325毫克/100克,水分80.8%,粗纤维1.76%。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
4.“秋红”余甘子:植物新品种。主要特性为:树体中等大小,生长势中庸,早实品种;幼果阳面浅红色、果面着色时间较晚,秋季着色成熟后,果实阳面呈红色。3年龄砧木嫁接第2年结果,第3年进入初产期;幼树期生长势中庸,发育枝数量多而平直,树姿较开张;小枝、叶绿色中透红色或稍偏红色。一年生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87个,脱落性结果枝平均结果1.9个、最多6个,每芽节平均抽生结果枝1.6个;平均单果重14.7克,果实横径2.75厘米、纵径2.70厘米、果形指数0.98;外果皮肉质,红褐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为加工、观赏品种。
5.“夏紫”余甘子:植物新品种。主要特征:树体高大,生长势强,晚实品种;果皮、果肉阳面均呈紫红色、阴面浅红色,极易离核。3年龄砧木嫁接后第5年结果,第6年进入初产期;幼树期生长旺盛,发育枝数量多;小枝、叶绿色中透红色或稍偏红色。最大果重15.3克,均果重12.1克、横径2.82厘米、纵径2.40厘米、果形指数0.85,可食率92%,可溶性固形物14.55%,总糖6.46%,总酸1.92%,VC含量493毫克/100克,水分84.6%,粗纤维1.75%,总多4.25克/100克,干品含没食子酸2.2%,为加工、观赏品种。
(二)主要技术
1.早实丰产园建园技术
(1)品种。选择高黎贡山、保山2号、亮脆、秋红、夏紫等余甘子良种。
(2)株行距。设计株行距4米×5米。
(3)整地。用小型机械沿等高线方向平整台地,台地宽5米,在台地中央挖一条深、宽各60厘米的槽。在雨季来临前完成整地,开槽日晒30天后用包谷杆、杂草和森林腐殖土等填入沟槽底部。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7.5千克、磷肥1千克,与熟土混匀后回填,边回边踏实,回至高出地面0.2—0.4米。
(4)栽植。在定植槽中央按株距4米挖大小能放下苗根的定植穴,在穴中间垒一个凸起的小丘,把余甘子实生苗主根插在小丘中央,使根系沿小丘四周理顺向下舒展根系,苗木直立后回填细土,用脚踏实四周土壤。最后在植株周围做树盘,浇足定根水,用地膜覆盖。完成后呈内底外高锅底状,以利于补浇水及收集雨水。
(5)嫁接。实生苗种植成活后于次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进行嫁接改造,以切接改造为主。
2.促产稳产管理技术
(1)春季补水。栽种成活后,于每年1月和3月分别补水一次。3月上旬补水结合施肥同步进行。
(2)树盘覆盖。采用稻草、秸秆、山草、阔叶树落叶等覆盖树盘,覆盖物腐烂后结合秋季施肥翻入土壤中,覆盖物压实后的厚度应大于6厘米,面积大于4平方米,覆盖时间为10月。
(3)抚育间作。间作矮秆作物、非攀援作物、非块茎作物为宜。行间间作,并使间作物与滇橄榄植株保持适当间距,防止互相争夺养分。
(4)中耕除草及深翻土壤。秋季深翻土壤(注意树盘附近宜浅,以防伤根)有除草、保水、消灭部分病虫害源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作用。
(5)施肥技术。每年施肥3次。萌前肥:3月上旬施入尿素,施肥后灌水、覆土、覆盖保水。壮梢或壮果肥:5—6月上中旬施入,以磷、钾肥为主辅施氮肥,结合施肥除草。基肥:10月施入,以有机肥及磷肥为主辅施钾肥;先将杂草及上年覆盖物铲入施肥沟内再将农家肥施入,后均匀撒施化肥、盖土、覆盖。施肥数量与树龄、树体大小及结果多少有关。
(6)施肥量。通常情况下,每年每株施入肥料数量为:2—3年幼树期,有机肥10千克、氮肥0.3—0.5千克、磷肥1—1.5千克、钾肥0.1—0.2千克;4—6年盛果初期,有机肥15千克、氮肥0.7—1千克、磷肥2—3千克、钾肥0.3—0.7千克;7年树龄以上,有机肥20—30千克、氮肥1—2千克、磷肥3—5千克、钾肥约1千克。
(7)整形修剪。每年1至3月修剪。修剪时应遵循先修剪大枝、后修剪小枝,先修剪树体上部、后修剪下部,先修剪树冠外部枝条、后修剪内膛枝条的原则。主要采用变则主干形树型。全树选留5—12个主枝,各主枝沿主干等距离、螺旋状均匀分布在不同的方向。相邻两个主枝间距50—70厘米;第一主枝与第二主枝对生,第二主枝与第三个主枝成90°夹角,第三主枝与第四主枝对生,如此往复。主枝与主干的夹角50°—65°,自下而上枝角逐渐减小。滇橄榄幼树期生长快,种植后应使用高度约2.5米的通直支杆扶直主干。选留侧枝时,第一侧枝与主干的距离应为30—40厘米。侧枝与主枝的水平夹角45°左右,同一主枝上各侧枝间的位置要适当,在第1侧枝的对侧选第2侧枝,两者间距约30厘米,第3侧枝与第1侧枝同方位,与第2侧枝的间距可适当缩小。
(8)促花保果技术。于盛花期主干或主枝造伤、或喷0.2%硼肥、或喷0.3%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以提高坐果率。进入结果期后,通过疏花、疏果提高优质果率。
3.病虫害防治技术
(1)软腐病。危害近熟或成熟果实。病菌通过伤口感染,感病部位先发软变色,后生出黄绿色点状斑迅速连片长出灰绿色细绒毛布满果面,3—7天果实全部腐烂后,果实呈绿褐色绒毛球状。高温高湿条件容易感染此病,健果与病果接触易被传染。喷20%五氯硝基苯杀菌剂2克/升于病果上,抑制菌丝生长;及时摘除病果销毁;轻采、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及低温储运进行防治。
(2)煤烟病。危害枝、叶和果实。通过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及时剪除病枝,清除浸染源;及时防治蚜虫、砎壳虫等虫害,减少发病;病发期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3)虫瘿。为造瘿害虫,危害枝条,导致危害部位呈瘤状突起,影响树势及产量。通过及时剪除被危害枝条,集中烧毁;成虫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保护天敌昆虫小蜂、姬蜂等进行防治。
(4)蚜虫。主要危害幼嫩枝叶及花蕾。制作20—40厘米见方的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外涂10号机油或凡士林加杀虫剂插在园内诱杀有翅蚜虫;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000至1500倍液,或400至500倍液洗衣粉;保护蚜虫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等进行防治。
(5)澳洲吹绵蚧。4至9月发生,主要危害枝条及果实。通过合理修剪,加强树体通风透光;落叶期、萌发前喷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或蚧螨灵石油乳剂150倍液,或洗衣粉100倍液;若虫盛发期喷40%杀扑磷2000倍液,或45%灭蚧100倍液进行防治。
(6)咖啡豹蠹蛾。钻食危害主干或枝条,导致树势衰弱易被风折断。通过剪除被危害虫枝烧毁,用铁丝刺杀虫道内的幼虫和蛹;清除危害部位树皮,挖出蛀道内粪屑,注入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10毫升后用胶泥密封道口;保护果园中的蜂类等进行防治。
基地建设主要模式
基地建设始终坚持良种良法栽培、复合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合作社经营带动群众增收、产品开发促进基地建设、大企业保驾护航基地产品销售的运营模式。
基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示范,带动余甘子栽培面积达30万亩以上,实现了云南省余甘子基地建设从“0到1”、从“1到30万亩+”的蜕变。基地累计接待省内外考察交流、培训学习人数5万人次以上,在市(州)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超过80次。
下一篇:技术集成创新引领德宏澳洲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