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培训
Technical training
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镇雄县林业局 毛乘波)
来源:云南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网
时间:2018-05-22 10:13:35
阅读1437 次
2018年5月,仲夏时节,在省厅科技推广总站的关心下,我们镇雄一行3人来到杭州,走进浙大,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学习。
怀着对培训的期待、对杭州的向往、更有对浙江大学的憧憬,我们走进浙大华家池校区,满眼葱绿扑面而来,拂去了旅途的疲倦,平日浮躁的心仿佛一下子安定了下来。原来,江南的神韵不只有烟花三月的盎然,还有橙黄橘绿的温情与安宁。
走进教室,看到已经摆放整齐的台签和学习资料,心里激荡的岂是简单的感动二字能够形容?翻看课程安排,不得不惊叹于培训组织者的用心。
开班、学习、结业,离不开浙大的老师们的全心付出。新瑞丰格林舒适的住宿,酱瓜儿可口的美食,伴着如丝如缕的桂花香,不仅充盈了我们的身体,也充盈了我们的灵魂。
真正开启学习之旅,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更是精彩纷呈。每天上午下午各三个小时总是感觉很短暂。这七天里,每一天都感觉特别短暂,但是现在回忆却又那样丰厚。参与培训的各位教授专业水准非常高。从这次参与执教的浙大老师看,每位教授均是各自专业学术领域内声名卓著的专家学者,部分专家教授还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领头人。能置身于这样一群高素质、高水准、高规格的学习环境内,亲身聆听他们的理论教诲,这样的机会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稀机会。通过学习我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一周短暂的学习,最大的感受是过去一直仅知道“埋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对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到微观的地方政策不甚了解,经过一周系统的学习后,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林业科技人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应爱国、爱家,善待社会,善待企业,善待同事及家人,这份无价的心灵收获让我们对林业科技的发展多了一份理性和自信,少了一份浮躁和狂妄;多了一份感恩少一份自私,明白了“大爱”的深邃含义,陶冶了情操,净化了身心。
浙江林业精神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启迪的作用。浙江林业积聚了一群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群体,其机警,有胆识,具敏活手腕,特别眼光,经营林业,不墨守成规,而能临机应变的能力令我们心生敬佩;其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无不对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让我们拓宽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开放了思路。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云南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始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了大资源小产业的林业困境,林业科技产研脱节是我们的瓶颈。这么多年的林业工作,我感觉我们地方政府领导没有思路,只会跟风,然后只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天天疲于应付,顶层设计出问题了。我们云南可是习大大明确表示必须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但现状令人窒息。周期长,见效慢,这就是我们林业得不到领导真正重视的关键所在。单位面积投资太小,程序繁多复杂,各种检查太多,自由度和创业空间太小,等等,严重制约了我们林业的发展。如何打破这些陈规陋习的框框套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我们云南林业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我们也要上下而求索。
认识了新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这次参会的同学都是来自全省各地,通过几天的学习和共同生活,增进了相互了解,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在学习的过程,大家相互交流心得,相互关心,相互借鉴学习,浓浓的情意让大家忘却了身处陌生的城市,为今后同学间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本次培训活动一项重大收获之一。
浙大培训班的服务工作细则到位。培训班课务组的三位年轻老师尤其阳光灿烂的班主任在我们整个学习培训生活中,用细致周到的服务,热情周到的态度,让我们丝毫没有来到新城市的陌生感,相反让我们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恍惚感”,从接机到宾馆,从宾馆到课堂,以致最后结束返回的送行,都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她们的细致,热情,给大家留下了良好印象。
几天的学习短暂而又意义,这些都得益于省科技推广总站为我们搭建的知识桥梁,我本人心生感激,无以回报,仅能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回馈社会,以报答省市相关领导的关怀和关心。在此谨祝省科技推广总站的领导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次浙大行,一生浙大人;一次同学缘,一生朋友情。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在浙大校园邂逅,于华家池畔别离,无论今后见面多少,都是彼此最美好的记忆,前行路上最知心的同伴……
再见杭州,再见浙大!
上一篇: 强化林草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楚永兴
下一篇:暂无内容